宜宾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宜宾人事考试网 > 考试快讯 >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杂烩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杂烩

2013-07-13 16:14:56 宜宾人事考试网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宏阳股份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杂烩宜宾公招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宜宾公招考试,2020宜宾公招,宜宾公招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 宜宾华图教育如有疑问请加 【宜宾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宜宾华图微信公众号(yibhuatu),宜宾公招培训咨询微信客服: 点击查看,微博:@华图教育在宜宾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大杂烩

  华图教育

  公务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考的特别杂,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特对能考到的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汇总,并附送相应的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

  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

  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1)商品市场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2)金融市场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3)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4)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E.房地产金融市场。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6)期货市场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第三部分 法律1、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2)法与政治、政策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5、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5)以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6)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7)以宪法为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7、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分为联邦和邦联两种。邦联是几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基本共同目的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邦联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不是国家主体。联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国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基本特征有:(1)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联邦与各成员国的关系,各成员国以下的政府才是地方政府。(2)联邦与各成员国的权力及相互联系多由宪法或法律规定。(3)除联邦宪法外,各成员国还可以有自己的宪法。(4)除联邦国籍外,有的国家的各成员国公民还可以有自己的国籍。(5)各成员国加入联邦后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和外交权。8、国家机构(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重大国家事项,罢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件和重要协定。(3)国务院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委员会。(4)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主席、副主席、委员(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三年。(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主管理地方财政;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9、行政法概述行政法上的“行政”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行政法的特殊渊源: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惯例。1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行政应急性原则11、行政行为概述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A.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C.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D.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规定。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A.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B.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C.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D.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E.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A.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B.行政行为不适当。12、行政法概念及渊源行政法上的“行政”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行政法的渊源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表现形式,分为一般渊源和特殊渊源。一般渊源: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⑤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特殊渊源:①法律解释,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地方解释;②具他规范性文件;③国际条约、惯例。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求。(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3)行政应急性原则:存在明确无识的紧急危险;非法定机关行使了紧急权力,事后应由有权机关予以确认;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范围内。14、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行政立法权;②行政决策权;③行政决定权;④行政执行权;⑤行政强制执行权;⑥行政命令权;⑦行政处罚权;⑧行政司法权。行政职责主要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守法定程序。15、行政行为的效力与特征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特征: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16、行政法律行为成立与无效的条件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①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②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权的权限范围;③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④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为的无效条件:①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②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③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④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⑤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①行为相对方可在任何时候请示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②有权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③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相对方获得的一切均应返回相对方;所加予的一切义务均应取消;对相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均应赔偿。17、行政立法的程序与原则根据国务院《行政法制定程序暂行条件》规定及近年来的立法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①规划;②起草;③征求意见;④审查;⑤通过与签署;⑥发布与备案。行政立法的原则:①依法立法原则;“依法”中的法指宪法和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立法民主原则;③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行政立法的分类:(1)依据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2)依据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3)依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可分为执行性、补充性、试验性立法。18、具体行政行为(1)行政征收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根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②建设资金征收;③资源费征收;④排污费征收;⑤管理费征收;⑥滞纳金征收;(2)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分类:①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②以许可的程度为标准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③以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条件的许可;④以是否附加履行义务为标准分为权利性许可和附义务许可;⑤以其存续时间为标准分为长期许可和附期限许可;⑥以许可的内容为标准分为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3)行政确认行政确认的形式:①确定;②认可;③证明;④登记;⑤批准;⑥鉴证;⑦行政鉴定。(4)行政监督(5)行政处罚19、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者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行政指导: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20、行政程序的概念及原则行政程序是提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

  ;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1)根据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2)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3)根据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22、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等。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有:通报批评;行政赔偿。行政相对方承担行责任的具体方式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接受行政处罚;履行法定义务;恢复原状,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23、行政赔偿案件处理程序及特点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受害人的赔偿请示书后,应首先对书中陈述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审查和确认,自赔偿义务机关收到审请之日计算,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二个月)不予赔偿或赔偿请示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可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赔偿案件与其他行政案件的区别:(1)赔偿诉讼不能直接单独向法院提起;(2)赔偿诉讼当事人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分担举证责任;(3)赔偿诉讼可适用调解;(4)赔偿诉讼中法院的司法权不受特别限制;(5)在赔偿诉讼中,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到任何费用。24、行政复议基础知识行政复议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便民原则可提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根据《行政复议法》第8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或者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通过行政复议途径解决。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25、行政复议程序(1)复议申请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2)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不予受理时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受理日期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计算。复议申请人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复议案件的审理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受理日起七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十日内做出书面答复,并提交相关材料。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个人收集证据。行政复议决定做出前,申请人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行政复议申请。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4)做出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最多不超过三十日。26、行政诉讼基本知识行政诉讼特有基本原则:(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2)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5)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原则;(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行政诉讼管理的分类主要有:(1)级别管辖:基层、中级、高级、最高人民法院(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共同地域管辖(3)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转移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有: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第一审程序中无论哪一级人民法院,都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一律实行公开审理,不能书面审理,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一律公开审理,并于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出一审判决,如延长判决,需上级法院批准;二审判决时间在二个月内。27、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决定行政诉讼判决可分为:(1)维持判决;(2)撤销判决;(3)履行判决;(4)变更判决;(5)行政赔偿判决;(6)确认判决。撤销判决适用的五种情形指具体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行政诉讼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针对行政诉讼的程序性问题所作出的裁判。行政诉讼决定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过程中就判决、裁定以外所涉及诉讼的事项作出的司法处理,其范围是:(1)有关管辖;(2)关于诉讼期限;(3)关于回避事项;(4)有关再审案件;(5)在司法实践中也会遇到《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事项,如指定法定代理人,确定不公开审理,承担诉讼费用等,这些事项往往以决定方式作出处理。28、犯罪的基本知识犯罪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犯罪的阶级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29、刑罚中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主要分为:(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的刑罚,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2)拘役,对犯罪分子就近予以监禁,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3)有期徒刑,除《刑法》第55条、第69条规定外,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无期徒刑。(5)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30、刑罚的具体运用(1)量刑,其一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累犯,普通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后或者赦免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特殊累犯是指两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3)自首和立功,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超过二十年。(5)缓刑,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运用的一项制度,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6)减刑,有期徒刑不能少于二分之一,无期不能少于十年。(7)假释,必须是已执行了一定的刑期,有期徒刑的,必须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判处无期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十年以上刑罚的不得假释。(8)时效31、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贪污贿赂罪包括以下罪名:(1)贪污罪;(2)挪用公款罪;(3)受贿罪;(4)行贿罪;(5)向单位行贿罪;(6)介绍贿赂罪;(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8)隐瞒境外存款罪;(9)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渎职罪的种类:(1)滥用职权罪;(2)玩忽职守罪;(3)徇私舞弊罪;(4)泄露国家秘密罪;(5)徇私枉法罪;(6)私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罪;(7)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8)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9)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32、民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2)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4)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5)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33、法人的概念及成立条件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的特征:(1)独立的社会组织;(2)具有独立的财产;(3)承担独立的责任。34、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年,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如不具备,便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它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1)实质要件。《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2)形式要件:《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有:①口头形式;②书面形式;③默认形式35、物权与所有权物权具有追及权和优先权,物权按不同特点可分为:①所有权与其他物权;②主物权与从物权;③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④准物权。财产所有权所具有的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所有权是惟一完全的物权。债终止的原因或方式有: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协议、混同、公民死亡或法人终止。36、合同法相关基本知识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而是适用其他法律规定。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效力未定合同: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订立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经追认权人追认后,自始有效,否则,自始无效。37、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亦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包括:(1)它是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内容的一种民事权利;(2)它的客体必须是有能为人感知的客观表现形式和首创性、新颖性;(3)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著作权中的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①发表权;②署名权;③修改权;④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再现作品获得报酬权;二是演绎权。38、人身权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姓名权(法人为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法人亦有)。身份权包括:公民的荣誉权、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和发表权,监护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保护人身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①停止侵害;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③赔礼道歉;④赔偿损失。39、财产继承权继承制度中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继承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40、诉讼时效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④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继续计算。”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41、公司法的概念及原则公司是指按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按照股东对公司所负责任不同划分为五类: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公司法的原则: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设立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42、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成立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债券发生法定条件: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水平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43、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规定外国公司属于外国法人,其中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44、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律规定设立全民所有制企业应具备的条件:产品为社会所需要;有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有自己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企业可基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违反法律、法规被责令撤销;政府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解散;依法被宣告破产及其他原因。企业终止应当进行清算并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45、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设立合伙企业需要的条件: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有经营的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合伙企业进行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请示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向合伙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数额。46、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必须经国家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且要保证外商投资比率不少于25%,董事会是合资经营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区别:(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属于契约式的合营企业,中外合作者按合同中约定的比例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2)中外合资企业都是中国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无此限制。外商独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经批准也可为其他责任形式。47、市场管理法(1)反垄断法律制度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类型:行业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违反垄断法的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种类型。(2)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不正当竞争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方要包括经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形式。(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四个产品质量方面的国际公约:《关于产品质量适用法律的公约》、《使成员国产品责任法互相接近的指示草案》、《关于人身伤害产品责任欧洲公约》、《关于对有缺陷产品的责任指令》。(5)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券市场的主体:证券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的服务机构、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6)票据法律制度《票据法》中所称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施的要式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等。(7)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48、宏观调控法基本知识我国现有已制定和颁发的能源法律制度主要有:《电力法》、《煤炭法》、《节能法》。财政法在理论上由财政管理体制法、财政收支管理法、财政活动程序法构成;在立法实践中,财政法包含了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和转移支付法。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税收各类包括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和资源税;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则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等方面。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特征。会计法的原则:真实、完整、合法;审计法的原则:依法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强制性原则、保守秘密原则。对外贸易法的原则: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坚持平等互利;准许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49、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国家、用人单位、个人责任分担的原则;基本社会保障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主要分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我国社会保险法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生育、伤残和遗属八个项目。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优待是指对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由群众负担的优待金;抚恤是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安置是提对复员退休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第四部分行政管理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3、政府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7、国家机构的组成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8、群众组织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9、机构编制管理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1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6)依法设置原则11、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13、垂直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1)第一阶段1984-11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据统筹规划、从上而下、由易到难的原则,积极而稳妥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务员制度。1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1)同西方文官制度比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搞“政治中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2)同传统人事制度比较: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具有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16、国家公务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已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国家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务员队伍学风: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民主研讨,求真务实。当前在业务精通方面普遍缺乏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高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的高标准与道德品质上的高境界;理论素养与知识运用上的高水平;廉政勤政建设上的高风尚、高效率;业务上的精通;身心上的健康。专业化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为身份职业化、职业专门化、知识与能力专业化,其内涵主要包括:科学决策与有效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17、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18、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上述几个原则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一,公开是竞争的前提,平等是竞争的保证,择优是竞争的目的,考度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基本竞争方式。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要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在试用期内应接受培训;省以上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特殊规定录用无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应当安排在基层工作一至二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半年,也可调换岗位延长试用期,最多不超过9个月,期满仍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19、受纪律处分的公务员考核办法受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的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公务员,对其进行考核,但在受处分期间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按正常情况对待。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但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党内严重警告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因与职务行为有关的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因其他错误而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只定评语不定等次。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的第二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公务员,处分当年参加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第二年和第三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涉嫌违犯党纪被立案检查的公务员,可以参加考核,但在其检查期间不确定等次,结案后,相应按上述办法处理。20、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及权限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五种形式。其具体的权限为:嘉奖、记三等功,由县(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设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记二等功,由市(地)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记一等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称号,经本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后,由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21、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及种类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原则:依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适用行政纪律一律平等;行政处分的轻重与国家公务员违纪行为应承担的纪律责任相适应;惩前毙后,治病救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六种。根据违纪行为的错误性质、情节轻重、危害程度、责任大小,参照本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态度,区别对待:对于违反行政纪律情节较轻,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对违反纪律,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给予记大过、降级;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任现职的,给予撤职;对严重违纪,不适合继续在政府任国家公务员的,给予开除。22、公务员处分的权限(1)给予国务院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和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须报国务院批准。(2)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选举的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须先由本级人大罢免或人大常委会免职,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罢免和免职前,国务院认为必要时可以停止或撤销其职务。(3)给予国务院各组成部门任命的正副司局长包括相当职务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由本部门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4)给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公务员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报国务院备案,给予这些国家公务员撤职、开除处分,先由本级人大常委员免职,再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执行,报国务院备案。23、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警告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一年;撤职处分自决定之日起满两年。被处分人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24、公务员培训的根据、原则和类型根据: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职位的需要。其原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公务员培训类型主要有:(1)新录用人员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不少于10天。(2)晋职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3)专门业务培训。(4)更新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7天。25、国家公务员辞退制度有五种情形之一的:连续两年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编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应当辞退。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低于国家办事员最低工资、高于社会救济”的辞退费,工作连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发三个月;连续满四年,发四个月;连续满两年以上,每增一年增发一个月,最多不超过二十四个月。辞职的公务员不能领这部分费用。26、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1)按照负最后决策职责的不同,分为首长制、委员制和混合制。混合制中成效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素质和作风。(2)按照上下级之间享有的决策、指挥监控职权的大小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3)按业务性质和管辖范围,分为层级制、职能不同制和并用制。层级制也称“直线制”、“分级制”、“系统制”,其特点在是有利于指挥统一,节制严明,相互衔接,行动迅速,但有时难免草率;职能制亦称“分职制”、“机能制”、“幕僚制”,其特点在于分工精细,专业明确,有力于推动专业化和高效化。(4)按指挥监控权是否集中或分散于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完整制也称“集约制”、“一元统属制”,俗称“一元化领导”;分离是也称“独立制”、“多元化统属制”,俗称“多元化领导”。27、非领导职务指数的限制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国务院各部门的巡视员和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该部门司局级领导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巡视员不超过4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7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职数,不超过厅(局)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巡视员不超过30%,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职务职数,不超过处级领导职数的50%。省辖市(行署、州、盟、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设置的调研员和助理调研员,不超过处级领导职务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调研员不超过30%,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县级(地辖市、旗、省辖市的区)人民政府机关各部门,设置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职数,不超过科级职务职数的50%。28、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条件(1)在近两年度考核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2)晋升科、处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科、处、司、部级副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三年以上。(3)晋升处级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具有五年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应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工作部门任职的经历,晋升地(市)级以上政府机关处级以上职务的,需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4)晋升科级正副职,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晋升副处级到正司级职务,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晋升副部级职务,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29、行政决策转向科学决策的标志(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3)“谋”与“断”的相对分离。(4)“断”与“行”的相对分离。(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量化和技术化,成为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30、行政执行基本知识行政决策执行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编制行政执行计划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工作安排;进行人力安排;进行物力安排;进行时间安排。行政执行通过确定目标、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步骤,对决策执行进行控制。31、行政协调的分类(1)以协调的主客体及其内容为标准,可划分为三种:与外部环境的行政协调;内部纵横向的行政协调;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行政协调。(2)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为标低头不语,可划分为四种:以解决与外部环境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的,即适应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结构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动态性的行政协调;以解决内外部、纵横向之间矛盾冲突为中心,即沟通性的行政协调。(3)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为标准,可划分为:高层协调,中层协调,基层协调;权责体制协调与规制协调,利益协调与心理协调。32、行政监督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行政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一定的行政处分权。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指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向监察机关提出的申诉,它不包括不服监察机关的行政处分的申诉,也不包括不服原处理决定而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同时,人大、政协、工青女等单位所属的工作人员,不服本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而的申诉,不属于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范围。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33、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政党监督和社会及舆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算、决算;审查政府的法规、规定和命令;质询和询问;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罢免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检察院的监督范围为:法纪检察、经济检察、侦查监督、监所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形式有: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信访监督;新闻宣传,舆论曝光;民主协商。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与处理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

  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

  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

  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

  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

  (1)规范性文件

  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

  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

  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

  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

  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

  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6、公文格式排版规定

  保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后,加“★”,必要时加期限(如机密★5年),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急”或“特急”,在保密等级下一行,字号字体同保密等级。

  发文字号:位于文头下方,居中;如有签发人,居左,两者排一行,3号或4号仿宋字。

  签发人:发文字号右侧,空一格,字号字体同发文字号。

  标题:标题由作事、事由、文种组成(可省),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除出现法规、规章的标题外,不用书名号;具体形式有齐肩形、正梯形、倒梯形、除号形,公文如经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的,应加题注,即用圆括号居中

  附件:附件应标明标题、件数、份数。在正文以下日期以上,排出附件号。

  注释:注释排在日期下方,用4号或小4号仿宋体。

  7、公文的稿本

  (1)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效用,常有“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草稿”“初稿”“二稿”“三稿”等稿本标记。

  (2)定稿。具备正式公文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有法定的生效标志(签发等)。

  (3)正本。正本是格式正规并有印章或签署等表明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的标。

  (4)试行本。在试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力。

  (5)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时间内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6)副本。正本复份(与正本同时印刷)在外形上与正本没有区别,具有相同的法律效用;作为复印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复印件)不具备公文的法定效用,需加注“副本”字样标记。

  (7)修订本。可以标题结尾处标作:“(修订本)”,也可在标题下做题注,在圆括号内注明“某年某月修订”。

  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9、行文规则

  可以采用越级行文方式的情况: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10、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11、各种文种的撰写

  (1)规范性公文。规范性公文一般包括文件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正文;规范性公文的标题由事由(问题)、文种两部分构成;正文中开始部分的制定目的是规范性公文的核心内容与指导性“纲领”。

  (2)决定。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3)决议。其性质、功用与决定没有大的差别,特点在于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或批准。

  (4)通知。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5)通报。标题由发文机关、表彰或批评的对象与事实性质(情况)以及文种(通报)。

  (6)批复。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必要时也可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批准”与否的态度。

  (7)通告。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可省略事由或只标注文种。

  (8)请示。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构成。

  (9)函。依格式正规、郑重的程度,函有公函、便函之分;依行文主动与否,函又可分为发函、复函。格式正规、郑得、涉及相对重要问题的是公函;相对灵活(略去标题、发文字号等)并涉及一般具体事项的是便函。

  12、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技师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8)简化原则

  13、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

  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

  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

  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

  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

  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

  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

  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

  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

  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3)组织传阅与催办查办

  组织传阅。使公文有工作人员中的有效传阅活动。

  催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承办人对公文承办过程实施的催促检查。

  查办。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其他专门组织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核查协办工作。

  (4)处置办毕公文

  包括:阅卷归档、清退、暂存、销毁。

  14、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1)文稿形成

  拟稿。撰拟公文文稿。

  会商。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有关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或部门的职权范围,需征得其同意和协助。核稿。文稿在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会议通过前,由专人进行全面核查。签发。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按签发人身份、地位及工作程序的不同,签发分为正签、代签、核签、会签等数种。(2)公文的制作注发。定稿形成后,批注缮写印发要求的活动,以使签发意见进一步具体化、技术化。缮印。制作供对外发出的公文。用印或签署。在印毕的公文上盖发文机关公章,或请有关领导签名。(3)公文的对外传递分装。按规定具体拣配和封装公文。发出。将分装完毕的公文以适当的方式发给受文者。(4)处置办毕公文包括:阅卷归档、暂存、销毁。15、公文销毁的方式和范围销毁的主要方式有:焚毁、重新制成纸浆、粉碎、清洗消磁(磁盘、磁鼓、磁带)。以各种方式销毁公文均应履行如下程序手续:由文书部门组织对公文进行鉴定;确认应销毁后逐文逐件核定造册;呈请本机关或上级机关有关领导审定批准;获准后再行销毁。任何个人均不得私自销毁公文。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四)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和阶级斗争2.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A.监督权 B.批评权 C.建议权 D.检举权3.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 )支出。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5.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任务?( )。A.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 B.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C.维护金融稳定 D.发放贷款扶持国有企业发展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①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⑤敬业奉献 ⑥深化改革 ⑦扩大开放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⑤⑥7.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8.在我国,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三好学生”、“杰出青年”、“辛勤园丁”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肖像权9.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 )。A.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C.使用权利 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10.草案2004年12月25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审议( )。A.反分裂国家法十二 B.反^台*法十三C.反分裂国家法十三 &

  nbsp; D.反^台*法十二11.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12.张某与范某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张某得知范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范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13.县、处级副职对应于( )级。A. 9~12 B. 9~11 C. 7~10 D. 8~1114.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15.“一元化领导”是指( )。A.首长制 B.层级制 C.完整制 D.分离制1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D.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17.商品经营者应承担的“三包”责任不包括( )A.包修 B.包换 C.包退 D.包调18.公务员张某受降级处分后,一直表现较好,一年后,张某所受处分被解除,根据有关法规,对于张某,正确的做法是( )。A.恢复其原职务级别B.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受此次处分的影响C.不恢复原级别,但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此次处分的影响D.不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也要受此次处分的影响19.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间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有关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同版权系同义语B.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C.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属于著作人身权D.著作财产权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两项权能2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2.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③北洋军阀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23.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知识产权”的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24.公文具有其他任何文献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是( )。A.执行性功能 B.强制性功能C.权威性功能 D.凭证性功能25.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 &nb

  sp;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26.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7.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8.审理“民告官”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民法通则

  2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 )。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30.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 )。

  A.国有企业职工

  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

  C.国有、集体和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按政府机关的功能和作用划分政府机关,则有( )。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辅助机关 D.咨询参谋机关

  2.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

  A.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行政许可的形式)

  B.是要式行政行为

  C.是羁束行政行为

  D.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3.按照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 )。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获得物质帮助

  C.劳动 D.受教育

  4.债可因下列事实而发生( )。

  A.拾得遗失物 B.借贷

  C.未受委托管理他人事物 D.某人死亡且留有遗产

  5.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

  6.关于三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B.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

  D.三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有( )。

  A.确认发明专利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本辖区内重大案件

  D.对市辖区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8.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

  A.参照执行 B.遵照执行

  C.参酌执行 D.按照执行

  9.在下列各类市场中,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 )。

  A.消费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资本市场 D.信息市场

  10.我国之所以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大裁军,是因为(&

  nbsp; )。

  A.我国周边环境已经改善,战争威胁没有了

  B.世界和平和谋求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C.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需要

  D.冷战结束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也彻底完蛋了

  11.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中,除了按劳分配的收入,还存在着( )。

  A.非劳动收入,但又非剥削收入 B.合法的剥削收入

  C.不是按劳分配,但是劳动所得的收入 D.经营风险收入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密

  1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4.有关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正确的说法是( )。

  A.供求规律受价值规律制约

  B.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彼此相联系的

  C.价值规律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它起着主导作用

  D.价值规律虽然很重要,但却受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制约

  15.诉讼时效可因( )而中断。中断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A.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

  C.同意履行义务 D.不可抗力

  16.呈请性文件有( )。

  A.通知 B.议案 C.调查报告 D.办法

  17.行政违法的构成,即行政违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

  A.行为人具有明确法定义务,即法定职责

  B.行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C.行为人有主观过错

  D.行为人与危害性后果有联系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19.2004年10月8日至9日,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在越南举行。会议通过了( )。

  A. 《主席声明》

  B. 《亚欧会议更紧密经济伙伴关系宣言》

  C. 《反恐声明》

  D. 《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

  2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 )。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B.个人才能的发挥依赖于集体

  C.集体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力量的发挥

  D.集体要不断满足个人合理的要求和利益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共10分)

  1.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由国家主席决定。( )

  2.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都具有二重性。( )

  3.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 )

  4.集体决策就是由大家拟订出各种选择方案,然后由领导者个人拍板决定出使用哪一个方案。( )

  5.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其本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

  6.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机关。( )

  7.在我国宋朝,科学家沈括认为地球是一个圆球,“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如壳之裹黄”,提出了“浑天说”。( )

  8.就国家来说,从职能和作用上看,“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检察之外的国家一类职能的总称,其核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

  9.群众组织要接受党的领导,是因为群众组织不是独立的,是党的下级组织。( )

  10.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

  1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在定都天京前。( )

  1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央委员会。( )

  13.党组织不是一级领导机关或权力机关,也不是党的基层组织。( )

  14.我们应该跟着感觉走。( )

  15.任何一个法律关系的参加者都是作为权利和义务的担当者出现的。( )

  16.各国发展经验证明,技术创新主要涉及企业行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突出的。( )

  17.乡镇人民政府无权自主开除国家公务员。( )

  18.对党组织的纪律处分种类是改组和解散。( )

  19.批评是最轻的一种党纪处分。( )

  20.坚持实事求是,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则,就是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四、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甲(女)与乙(男)于1994年11月结婚,生有两个孩子,自1996年起,甲有精神失常表现。1996年12月10日住进县精神病医院,经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1999年2月又住进县医院,后又连续数次住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000年1月17日,甲与乙达成离婚协议,填写了离婚申请登记书,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做了适当处理。甲乙所属的农场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后,以县民政局的名义给甲和乙发了离婚证。后甲的弟弟以其姐姐患有精神病为由,认为该农场计划生育办公室颁给其离婚证的行为违法,向县民政局申诉。

  问:(1)本案中复议机关是谁?

  (2)对离婚登记不服能否申请复议?

  2.张莉是浙江省×市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仅10岁,平素酷爱写作,所写的文章多次在当地举办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奖。2001年10月,张莉的母亲在同事处看见一本小学生作文选,其中有5篇作文是张莉所写。张莉的母亲找到出版此书的出版社,要求取得稿酬及样书,而出版社以种种理由拒绝。于是,张莉之母以张莉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要求出版社支付稿酬及交付样书。

  问:未成年人能否成为著作权人?

  五、公文改错题(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共10分)

  1.某市教育局关于召开全市中小学校会议的《通知》。

  2.某局关于走私贩私的指示。

  3.东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家计委2002年1号文件的通知。

  4.某市矿务局关于全市上半年技术改造情况的反映。

  5.同意你校关于建立行政学校的请示。

  6.某省教委关于健全建立监考制度的指示。

  7.某局关于清仓核资工作结束总结报告。

  六、综合分析题(共1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指出: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宽,逐步形成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材料二:上海十家政府机构联合建立的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已于近日开通,凡存在严重危害交通安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严重损害交易对象合法权益行为的在沪登记注册的企业,都将纳入不良行为警示系统,这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名誉扫地,受到全面的社会监控,直至绳之以法,这对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有积极作用。

  材料三:非法集资、虚假出资、制假贩假、蒙骗欺诈等不信用行为使我国市场经济出现混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干扰和破坏。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结合材料请回答:

  (1)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的认识。

  (2)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3)上述材料表明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A&nb

  sp; 5.D 6.B

  7.C 8.B 9.B 10.C 11.A 12.B

  13.D 14.A 15.C 16.D 17.D 18.C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BC 3.CD 4.ABC 5.ABCD

  6.AB 7.ABC 8.BD 9.BCD 10.BC

  11.ABCD 12.CD 13.ABCD 14.ABCD 15.ABC

  16.BC 17.ABD 18.ABCD 19.ABD 20.ABCD

  三、判断题

  1.×【解析】国务院机构设置由全国人大决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2.√ 3.√

  4.×【解析】集体决策是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的小组或委员会或班子共同进行决策的方法。

  5.×【解析】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历史现象,它会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和消亡。而作为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6.×【解析】除国家机关外,法律监督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人民群众。

  7.×【解析】提出浑天说的是东汉的张衡。

  8.√

  9.×【解析】群众组织不是党的下级组织,它是独立的。群众组织接受党的领导是因为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10.√

  11.×【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在定都天京后。

  12.×【解析】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3.√

  14.×【解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唯物主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15.√

  16.×【解析】政府的推动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17.√ 18.√

  19.×【解析】警告才是最轻的党纪处分。

  2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1)复议机关应是县民政局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从本案情况看,甲乙两人所属的农场计划生育办公室显然不具有法定的进行婚姻登记的权力。其权力来自县民政局的委托。因为根据《婚姻登记办法》的规定,由法律法规、规章授权进行婚姻登记的机关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区人民政府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没有规定某一级计划生育办公室可以进行婚姻登记。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对受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委托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据此规定,本案的复议机关不应是县民政局,而是县民政局的上一级民政机关。

  (2)对离婚登记不服可以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的,可以申请复议。婚姻自主权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门是我国办理婚姻登记的法定主管机关,其依职权进行婚姻登记的行为涉及当事人婚姻自主权的行使,也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对此行为不服,当然可以申请复议。

  2.【答案要点】本案所涉及的问题是未成年人能否成为著作权人。根据《著作权法》第9条、第11条的规定,著作权首先属于作者,即作品的创作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作者,关键是看作品是否由他创作,法律并不要求他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因为创作作品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因此,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因其创作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也可因独立创作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只要一个作品具有独创性、可感知性,不论其创作者是否具有行为能力,都可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本案中的张莉虽然只有10岁,尚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但由于她创作出了作品,因而也是作者,并依此身份成为著作权人。出版社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已构成侵权行为。

  此外需说明的是,未成年人不仅可以因其创造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继承、受赠、受遗赠等方式取得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人。

  五、公文改错题

  1.某市教育局关于召开全市中小学校长会议的通知。

  2.某局关于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的指示。

  3.东南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家计委关于某问题通知的通知。

  4.某市某局关于某年度上半年全市技术改造情况的报告。

  5.某机关关于同意建立某校行政学院的批复。

  6.某省教委关于建立健全监考制度的指示。

  7.某局关于清仓核资工作的总结报告。

  六、综合分析题

  【答案要点】

  (1)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制的调整和规范,是法制经济,同时也离不开信用的约束,否则将出现混乱。②非法经销等行为违背等价交换的原则和市场遵循公平、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最有利的竞争手段之一。③缺乏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②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健全、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这就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还要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为“法治”奠定思想道德基础。③法治与德治都属于上层建筑,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3)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我国政府行使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③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预测试卷(五)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立法必须以( )为依据。A.党的政策 B.客观事实 C.宪法 D.既定事实2.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是( )的一种观点。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在上层建筑组成部分中,( )占主导地位。A.国家 B.政治 C.法律 D.哲学4.2004年10月1日,( )工程全线投产。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C.南水北调 D.北煤南运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做(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6.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A.国务院研究室 B.海关总署C.国土资源部 D.国家环保总局7.下列哪种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工商局工作人员刘某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摊贩王某售卖的食品不合格,便没收了王某的营业执照B.政府工作人员张某周日借用单位的车去商场买家具,途中将一小学生撞伤C.某公安局认为李某是重大案件嫌疑犯,便将其逮捕,后发现李某确实无罪D.某乡政府以整修公路为由,从农民的公粮款中扣留了一笔款项8.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 故意伤害 B.过失伤害C. 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9.关于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B.实行议会民主制和两党竞争的制度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D.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10.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正文C.作者D.印章或签署1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性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12.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1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 )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C.行政处分行为 D.民事侵权行为1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A.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

  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C.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D.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①浙江 ②广东 ③福建 ④江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与简单之债对应的是( )。A.复杂之债 B.连带之债 C.种类之债 D.选择之债18.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19.明代哲学家方以智说:“人物灵蠢多珠,是曰独性,公性则一也。公性在独性中,遂缘习性。”这段话讲的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独立性和统一性的关系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20.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湘赣革命根据地21.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领域里处于统治地位,最根本原因是( )。A.他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B.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C.他们掌握了宣传机器 D.他们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22.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23.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 )。A.根本动力 B.主题 C.直接动力 D.中心24.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A.宪法 B.刑法 C.国旗法 D.劳动法25.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C.没有违法犯罪的公民 D.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公民26.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A.人民政府对某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B.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对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D.某国家机关对其内部某公务员的降职决定2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28.联合制发公文时,其作者应该是( )的机关。A.上级 B.同级 C.下级 D.隶属2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级别层次低的机关30.( )不属于行政给付的内容。A.职务方面的权益 B.物质方面的权益C.与物质有关的权益 D.救灾扶贫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5分,共30分)1.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 )。A.对责令停产停业不服的B.对限制人身自由不服的C.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D.对财产的查封不服的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在于( )。A.它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B.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C.它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D.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哪项事项不服,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A.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C.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D.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4.著作权人在其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要求(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响C.恢复名誉 &n

  bsp; D.赔偿损失5.公文的收发要履行的处理程序包括登记、分办、拟办和( )。A.批办 B.承办 C.受办 D.催办6.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包括( )。A.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7.《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 )。A.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行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B.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C.行政机关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采取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D.公安人员对公民施以暴力使公民受到伤害或死亡的行为8.不需清退的文件包括( )。A.绝密文件 B.群众上访信件C.过时的文件 D.仅供领导传阅或审阅的文件9.国家对公文的规范体式有统一的规定,它包括公文的( )。A.名称 B.文体 C.结构 D.格式10.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密11.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 )。A.正职领导 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 D.综合部门负责人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促进全面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抓好经济建设,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13.下列哪些收入可免纳个人所得税?( )。A.年终所得的1万元奖金B.因发明创造得到省政府颁发的科学奖5000元C.转让专利获得200万元收入D.从保险公司获得6万元赔偿14.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由于他们(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D.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15.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C.辩证的唯物主义 D.庸俗的唯物主义16.实践的形式有( )。A.生产实践 B.社会实践C.意识活动 D.科学实验17.2004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指出,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就要( )。A.循序渐进地重点深化经济合作B.认真落实多边经贸合作纲要C.多层次地密切经济联系D.多渠道地为经济合作创造条件18.2004年9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民政协工作就要(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B.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开展工作C.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D.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9.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A.地主阶级占有全部土地B.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C.地主阶级不完全地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D.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20.依照行政行为的分类,税务机关征税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C.羁束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符号涂黑。对的涂黑“√”,错的涂黑“×”。每小题0.5分,共10分)1.在我国,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某些行政机关,是法律适用的专门机关。( )2.要想保持物价稳定,只要控制或减少货币发行量就可以了。( )3.机构庞大、政企不分,滋生了官僚主义,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4.工厂的一个车间就是一个法人。( )5.政府进行金融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是财政政策。( )6.元朝时,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会了棉纺织技术。( )7.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离不开物质文明的保证,又离不开法律的保证。( )8.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是将出口额在世界各地市场平均分布。( )9.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10.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的根本不同,所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必依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11.党章规定: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基层单位只要有党员三人以上的,都要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12.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 )13.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14.部门法的划分是绝对的,各国存在运用于一切时代、适合于任何国家的永不可变的部门法划分的模式。( )15.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 )16.拟办时如有两种以上处理方案一并提出时,应表明倾向性意见及其理由。( )1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着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19.党的地方组织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由上述各自代表大会选出的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以及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20.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关系,因为法律事实的产生以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意志为转移。( )四、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某部办公厅沈副主任接到几份登载任免有关人员的《人事信息》。其中,第一份是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司副司长,相应免去有关同志的职务;第二份是某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省农业的副省长,并免去他原任职务;第三份是某市电子办任命一批所辖电视机厂、广播器材厂等车间主任的信息;第四份是某市人民政府任命一名农业局长,并且该农业局长仍是该市人大常委委员。问:沈副主任接到的《人事信息》中哪项任免合法?哪项任免不合法?并说明理由。

  2.某市工商局在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某食品厂生产的罐装咸菜有大肠杆菌超标现象,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决定给予该企业罚款1 000元的行政处罚。并适用简易程序当场收缴了罚款。问:行政处罚规定的简易程序适用哪些情况?简易程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公文改错题(请将下面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共10分)1.我们的整个文艺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成绩。

  2.某市某局关于批复问题的函。

  3.我们应该把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武装自己。

  4.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的重点标志。

  5.据各地对“非典”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流言,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6. 2002年11月19日李聪和赵达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7.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进行补交。

  8.刚从大城市来到荒凉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时间问题。

  9.集体式的娱乐献爱心活动乐于使广大农民群众接受。

  10.利用“五一”假期,我们访问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当年的爱国老人。

  六、综合分析题(共10分)试分析提倡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B 4.B 5.C 6.C7.B 8.D 9.B 10.B 11.C 12.D13.A 14.A 15.D 16.B 17.D 18.C19.D 20.A 21.B 22.A 23.C 24.A25.A 26.C 27.D 28.B 29.D 3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CD 4.ABD 5.ABD6.ABC 7.AB 8.BC 9.BCD 10.ABCD11.AB 12.ABC 13.BD 14.BCD 15.ABC16.ABD 17.BD 18.ABCD 19.BCD 20.BCD三、判断题1.√2.×【解析】物价稳定除了受货币发行量影响外,还受市场供求决定。因此要想保持物价稳定,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3.√4.×【解析】法人必须具有独立的财产。5.×【解析】不是财政政策,而是货币政策。6.√ 7.√8.×【解析】此观点过于绝对。在制定出口战略时应根据各地的不同需求情况,确定重点。9.√10.×【解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般说,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艺术强调形象思维,而自然科学强调抽象思维。实际上自然科学同样需要形象思维。量子力学理论就不

  是完全靠严格的逻辑推理发展起来的,它依靠了科学家的直觉。机械思维逐步让位于辩证思维更多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功劳。11.×【解析】必须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才能成立党的基层组织。12.×【解析】文件必须由主管领导签发,否则无效。13.√14.×【解析】部门法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划分方法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15.√ 16.√ 17.√ 18.√19.×【解析】党的地方组织不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20.×【解析】法律关系不是一种思想关系。四、案例分析题1.【答案要点】按照国家公务员任免权的有关规定,《人事信息》第一份登载国务院任命五位同志为有关司副司长的做法是合法的,因为国务院各工作部门非政府组成的人员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由国务院任免;《人事信息》第二份登载的省人大常委会任命一位主管全省农业副省长的决定也是合法的,因为在省人大闭会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决定副省长的个别任免;《人事信息》第三份登载的做法不合法,市电子办无权直接任命企业内设机构车间主任职务,应由厂长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任命;《人事信息》第四份登载的做法也不合法,因为市政府无权任命政府的工作部门首长;作为市政府组成人员的工作部门首长,只能由市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且一旦任职就不应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2.【答案要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于违法事实清楚、确凿、情节简单轻微的违法行为,当场给予较轻处罚所适用的比较简单的程序。《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根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据此条规定可知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有3个方面:①违法事实确凿。②处罚有法定依据。③适用于小数额罚款和警告处罚,即对公民50元以下的罚款和警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1 000元以下的罚款和警告。只有这三条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简易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必须具备一定的方式和过程:①表明身份,即出示有效的必要的证件,表明当场处罚行为的人员合法的执法身份。②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即必须有证据认定违法事实,并向被处罚人员说明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③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即当场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载明当事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④送达,即执法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⑤备案,即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向所属行政机关备案。五、公文改错题1.我们整个的文艺工作,如戏剧、音乐、美术等的工作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2.某市某局关于某问题的复函。3.我们应该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4.语句表达正确与否,是衡量表达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5.据各地对“非典”问题反映很强烈,请注意清理这些反映,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6. 2002年11月19日李聪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7.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予以补交。8.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凉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是暂时的。9.集体式的娱乐献爱心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10.利用“五一”假期,我们访问了当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老人。六、综合分析题【答案要点】(1)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2)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容有: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坚持原则、实事求是。③廉洁奉公、不谋私利。④忠诚积极、以身作则。(3)在我国,提倡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重要意义:①公务员职业道德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②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③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治理我国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对行政人员提出的新要求。1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D4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正确答案: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11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 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A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C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A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正确答案:A1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17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A1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1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A.唯物主义的 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 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B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2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C22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2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A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C2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的观点。A.诡辩论 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 27 “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D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正确答案:B2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3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D31 “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D3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关系的原理。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D3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D3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35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正确答案:C36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A37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A3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39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D.要重视外因通过内因作用正确答案:C40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正确答案:A41 “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正确答案:D4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43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正确答案:D44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正确答案:D45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D.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答案:D4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正确答案:C47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正确答案:B48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正确答案:D4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A.都有共同点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正确答案:D50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哲学5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正确答案:C52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正确答案:C5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正确答案:A54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5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答案:A56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正确答案:C

  马克思主义哲学(多选) 1马史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正确答案:BCD 2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A.康德的哲学B.费希特的哲学C.黑格尔的哲学D.费尔巴哈的哲学正确答案:CD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D 4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A.唯物辩证法高于现代系统论B.现代系统论不断丰富唯物辩证法C.现代系统论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D.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蕴含于唯物辩证法之中正确答案:BCD 5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A.认真读书、刻苦学习马列主义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答案:ABCD 6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 )。A.是“历史的有力杠杆”B.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C.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正确答案:AB7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BD8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D.理在气先正确答案:BCD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汇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正确答案:BCD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C.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ABC马克思主义哲学11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 )。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存在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正确答案:ABD12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意识的作用能超过物质的作用D.意识作用永远超不过物质的作用正确答案:AC13造大楼得先设计图纸,然后造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D.意识可以创造物质正确答案:BC14物质是( )。A.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B.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D.人的感觉的组合正确答案:ABC1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正确答案:AC1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静止中包含运动D.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正确答案:BCD17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人脑的机能C.人脑的属性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答案:BCD18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 )。A.主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正确答案:BCD19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 )。A.改造客观规律B.改善客观规律C.认识客观规律D.利用、掌握客观规律正确答案:CD20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B.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正确答案:BC 21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A.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转化而来的B.高级运动形式中包括低级运动形式C.高级运动形式不依赖低级运动形式D.低级运动形式也不依赖高级运动形式正确答案:AB 2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路线D.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正确答案:ABCD 23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A.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是与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D.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正确答案:ABCD 24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 )。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D.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正确答案:BCD 25假象( )。A.是主观的B.是客观的C.容易使人产生错觉D.也是本质的表现正确答案:BCD 26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多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的说法中正确的( )。A.“大海捞针”是可能的,尽管很艰难B.“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C.“大海捞针”属于抽象可能性D.“水中捞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正确答案:ABC 27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正确答案:AD 28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的前提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D.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正确答案:ABCD 2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正确答案:BD 3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特殊的。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的有( )。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否定形式B.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C.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D.不同事物的发展周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正确答案: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31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D.可能性量的大小正确答案:ABCD 32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它( )。A.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B.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作用C.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D.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具体特点正确答案:ACD 3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C.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D.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正确答案:ACD34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 )。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正确答案:AB35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循环论B.诡辩论C.激变论D.直线论正确答案:AD36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B.事物在它刚刚形成时没有矛盾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正确答案:AD37社会意识( )。A.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由社会存在决定C.具有相对独立性D.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正确答案:ABCD38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差别在于( )。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思想体系是低水平的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思想体系是简单的C.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思想体系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的特征D.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思想体系表现为理论体系正确答案:CD3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 )。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C.社会意识是对科学文化的反映D.社会意识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正确答案:ABD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 )。A.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B.人是生活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才能表现出来,而且是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D.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正确答案:BCD41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A.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B.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C.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D.既认为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正确答案:ABCD42主体选择与客观规律的接近和符合的过程是( )。A.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长期而艰难的探索过程B.人们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C.人们不断发现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过程D.人们的思想摆脱客观规律束缚的过程正确答案:ABC43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说( )。A.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B.先进的生产关系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需要选择适当的经济体制,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D.需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生产力在事实上才能得到发展正确答案:ABCD44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A.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答案:AB45人类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能制造生产工具B.是否具有社会性C.是否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D.是否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正确答案:ABCD46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为(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ABCD4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而实现的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而实现的C.对生产力状况的影响而实现的D.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实现的正确答案:CD48地理环境之所以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原因为( )。A.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D.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正确答案:ABCD49物质生产之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B.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制约着人口生产的方向、规模和速度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D.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具有较少惯性正确答案:ABC5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的有( )。A.国体和政体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C.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D.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为政体服务正确答案:BC5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C.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正确答案:ACD5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地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A.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ABCD53感性认识向理论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A.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材料B.要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C.要经过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要有天赋的聪明才智正确答案:ABC54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 )。A.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发展B.理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不重要C.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达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目的D.实践比理论重要正确答案:AC55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一观点(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肯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答案:CD5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源与流的关系B.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C.直接经验可靠,间接经验不可靠D.直接经验不可靠,间接经验可靠正确答案:AB57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社会形式( )。A.是和劳动的一般性质统一的B.是指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展开和发展C.说明劳动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D.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正确答案:ABCD58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观点,说明( )。A.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B.自然创造人和社会创造人的统一C.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和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D.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ABC59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将会导致( )。A.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B.辩证唯物的相对主义真理观C.相对主义真理观D.实用主义真理观正确答案:AC60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D.唯心主义真理观正确答案:ACD6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正确答案:ABCD 6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正确答案:ABCD 63认识的客体具有( )。A.对象性B.意识性C.客观性D.社会历史性正确答案:ACD64不可知论(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B.否认有认识世界的能力C.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D.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可靠性正确答案:ABCD 6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A.反映具有摹写性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C.反映具有创造性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正确答案:AC 66理性认识是( )。A.认识的起点B.对事物全体的反映C.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D.对事物本质联系的反映正确答案:BCD 67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说明了(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为质变准备了条件D.无量的积累,就能实现质变正确答案:ABC 68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A.我国必须全盘西化B.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D.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正确答案:BCD 69唯物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有(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对旧事物的“扬弃”正确答案:ABCD 70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A.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B.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D.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正确答案:AB71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A.人类在解决没有感觉的物质同有感觉能力的物质发生联系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B.随着电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对整个世界深刻巨大的变化C.电脑应用生产和生活过程,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D.电脑部分代替和节省了人的脑力,极大地延伸和扩展了人的脑力正确答案:ABCD72人们所获得一切知识来源于( )。A.天资聪慧B.社会生产实践C.科学实验实践D.改造社会的实践正确答案:BCD73认识客体与客观物质的关系在于( )。A.认识客体既可能是客观物质,也可能是精神客体B.客观物质中只有与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关系的才成为认识客体C.客观物质是无限的,认识客体是有限的D.客观物质是自在的,认识客体是认识主体选定的正确答案:ABCD74下列各项属于矛盾的同一性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正确答案:ACD75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 )。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必然联系D.主要联系正确答案:ABCD7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正确答案:AD77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BCD78下列事例中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 )。A.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B.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C.农民用旧麦种培育出新麦种D.生产——消费——生产正确答案:BCD79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B.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D.抓住了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正确答案:AD80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 )。A.根本性质不同B.形式完全相同C.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D.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某些特征正确答案:CD8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依据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正确答案:ACD82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 )。A.取其精华,弃其糟粕B.全盘否定C.批判地继承D.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正确答案:ACD83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内容有(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D.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正确答案:ABC8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正确答案:BCD85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后者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B.前者一般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后者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C.前者一般是不需要采取暴力冲突的形式;后者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D.前者不触及生产关系;后者触及生产关系正确答案:ABC86历史上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并占统治地位的根源有( )。A.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直线性B.自发分工的存在C.阶级压迫和剥削阶级的偏见D.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规模狭小正确答案:ABCD87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的改革的不同点的表现有( )。A.前者是主动的、自觉的;后者是被动的、自发的B.前者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的;后者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C.前者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后者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D.前者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后者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正确答案:ABCD88科学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表现在( )。A.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发明创造新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B.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操纵或重复制造已有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困难的C.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制造更高级的新材料D.科学理论在现代化生产中,可以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正确答案:ABC89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两者的作用是等同的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杰出人物则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决定性的力量,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能起加速的作用D.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正确答案:CD90人生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B.社会对个人贡献的尊重和满足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D.个人向社会索取等量的贡献正确答案:AB9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革命性 D. 群众性正确答案:abc9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C. 两者分属不同的层次 D.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正确答案:abcd93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 A. 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B. 世界是否彼此孤立的 C. 世界是否静止不变的 D. 世界是否可知正确答案:ad 94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A. 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 B. 世界观、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 C. 人生观决定着世界观和历史观 D. 世界观和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正确答案:abc 95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 )。 A. 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组成部分 B. 世界观、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 C. 人生观决定着世界观和历史观 D. 世界观和历史观可以代替人生观正确答案:abcd 9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必然性在于它是( )。 A. 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对抗的结果 B.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C. 19世纪自然科学重大发展的哲学总结 D. 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更高发展的必然正确答案:abcd 9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 A. 先进性 B. 阶级性 C. 实践性 D. 群众性正确答案:bc 9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 )。 A.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正确答案:abcdp;99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知识工具 B. 深入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 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工作能力 D. 在风云变幻的现实面前能够鉴别真伪,站稳立场,勇于和善于斗争正确答案:abcd 10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因此应做到( )。 A. 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 B. 认真读书,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C.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D. 反对学习中的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正确答案: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101有关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因而还不是哲学 B. 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C. 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正确答案:abcd 102有关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门具体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证材料 B.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科学,它所建立的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及其结论,为具体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和运用,提供了方法和指南 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D. 哲学和具体科学在科学这个大系统中分属不同的层次,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不同领域的实际工作来说,哲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abcd 10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B. 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C. 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词题中派生出来的 D. 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正确答案:abcd 104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 它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D. 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答案:abcd 10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 )。 A. 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 它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所证明 C. 它是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 D. 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顶峰正确答案:ab 106世界观是( )。 A. 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B. 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C. 哲学家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人人都有的,不过一般人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朴素的正确答案:bd 107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 A. 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 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 它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 D. 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材料,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正确答案:abd 108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 )。 A. 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 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 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 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正确答案:bcd 109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 A.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 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bd 110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有助于我们端正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有助于我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增强拒腐蚀、反腐败的能力 D. 有助于我们掌握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正确答案: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111在上层建筑中,( )。 A. 政治处于主导地位 B.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C. 包括政治上层建筑 D. 包括思想上层建筑正确答案:abcd 112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 )。 A. 它经历了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 B. 它超越了商品经济的时代 C. 生产的社会化程序比较高 D. 这种社会是在各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了胜利正确答案:abcd 11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 )问题。 A. 存在和存在的关系 B. 世界的本质 C. 思维和思维的关系 D. 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正确答案:bd 114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设想:( )。 A. 共产主义社会将出现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发展阶段 B. 社会主义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初级阶段 C. 无产阶级夺权后将经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高级阶段三个时期 D.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都实现了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正确答案:acd 115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 不懂社会实践的伟大作用 B. 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C. 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D. 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正确答案:abc 116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A. 以机械运动为尺度衡量其他一切物质运动 B. 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C. 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acd 1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 )。 A.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B. 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高度统一 C. 系统性和具体性的高度统一 D. 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正确答案:ad 11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 )。 A.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 B. 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C. 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D. 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正确答案:ABC 11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正确答案:ac 120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A. 引力场 B. 生产力、生产关系 C. 阶级、政党、国家 D. 市场经济理论正确答案:abc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A. 引力场 B. 生产力、生产关系 C. 阶级、政党、国家 D. 市场经济理论正确答案:abc 122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的世界,其本质是物质的,其原因包括( )。 A. 整个自然界是物质的 B.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C. 意识现象也是物质的 D. 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证明了这一点正确答案:abd 123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 D. 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正确答案:acd 124意识是( )。 A. 物质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物质的反映 D. 宗教的信仰正确答案:abc 125客观规律是( )。 A. 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的 B. 事物的本质联系 C. 事物的必然联系 D.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正确答案:abcd 126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B.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C.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D. 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答案:bcd 127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我们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 )。 A. 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B.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p;C.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 一切意识的作用都是积极的正确答案:bc 12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 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静止中包含运动 D. 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正确答案:bcd 129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论点是( )。 A. 一切物质都有意识 B. 意识的产生是纯生理的过程 C.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正确答案:cd 130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 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 意识的作用能超过物质的作用 D. 意识作用永远超不过物质的作用正确答案:ac马克思主义哲学 131物质是( )。 A. 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 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 C. 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 人的感觉的组合正确答案:abc 132辩证唯物主义所建立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是( )。 A. 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B. 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区别开来了 C. 物质能够被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线 D. 强调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正确答案:abc 133对物质运动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 A. 运动只是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 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D. 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正确答案:bcd13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其原因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 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D. 有物质即有运动,有运动即有物质正确答案:abd13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其原因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 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D. 有物质即有运动,有运动即有物质正确答案:abd 13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 )。 A. 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B. 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真实反映 C. 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D. 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正确答案:abcd 13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 )。 A. 物质决定意识 B. 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 C.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 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正确答案:cd 138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 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 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也只有承认和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 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 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正确答案:abcd 139有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B. 它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 C. 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D. 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正确答案:abcd 140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之间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B. 动物心理服从于动物适应外界环境的需要,人的意识则服从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 C. 动物心理只限于感性形式,而人的意识不仅包括感性形式,还具有理性思维形式 D. 动物心理活动无需语言,而人的意识活动却离不开语言正确答案: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14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正确答案:cd14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 A. 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 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 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 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正确答案:abc143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 A. 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 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正确答案:abcd144 “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体现了( )。 A. 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B.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ab 145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这一情形表明( )。 A.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物质 B. 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D.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正确答案:cd 146人们制造强大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发射地球卫星,这说明( )。 A. 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B. 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东西 C. 规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确答案:cd 14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包括( )。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平衡 C.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阻碍或促进社会的发展正确答案:cd 148从社会意识层次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可分为如下两种( )。 A. 人个意识 B. 社会心理 C. 群体意识 D. 社会意识形式正确答案:bd 149意识形态包括( )。 A. 艺术 B. 政治法律思想 C. 形式逻辑 D. 哲学正确答案:abd 150从意识的起源看( )。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C. 意识来源于物质 D. 意识的起源充分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正确答案:abcd15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 A. 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B. 意识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C. 意识在产生过程中使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 D. 意识消极、机械、被动地反映客观存在正确答案:ab 152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以下长期、复杂的过程( )。 A. 从无机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有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 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D. 从人的意识到超人的意识正确答案:abc 153关于人与规律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可以认识和掌握规律 B. 人可以改变规律 C. 人可以运用规律 D. 人不可能认识规律正确答案:ac 154静止是( )。 A. 有条件的 B. 无条件的 C. 暂时的 D. 相对的正确答案:acd 155意识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能动地( )世界。 A. 认识 B. 改造 C. 创造 D. 消灭正确答案:ab 156一切唯心主义都( )。 A. 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 B. 是不可知论 C. 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论的基本路线正确答案:acd 157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 )。 A. 主观性 B. 稳定性 C. 普遍性 D. 重复性正确答案:bcd 158下列论断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 )。 A.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C.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D. 人为自然界立法正确答案:bc159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bc160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 A.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 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 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正确答案:acd马克思主义哲学161割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理论上会导致( )。 A. 机械唯物论 B. 庸俗进化论 C. 庸俗唯物论 D. 各种唯心论正确答案:ad16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人脑对容观世界的反映正确答案:abcd16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人脑对容观世界的反映正确答案:abcd164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A. 有事物有矛盾,有的事物没有矛盾 B.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C.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D.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正确答案:bcd165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是( )。 A.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正确答案:abcd16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 新陈代谢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cd167辩证的否定是( )。 A. 事物自我的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全盘否定正确答案:abc168质变是( )。 A. 由事物外部矛盾引起的 B. 事物处于显著变动状态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飞跃正确答案:bcd16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C.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 二者相互联系正确答案:abcd170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 A.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 C. 只有内因,没有外因 D. 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正确答案:ab马克思主义哲学171辩证唯物法认为事物的性质( )。 A.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 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D. 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正确答案:ac172发展是指( )。 A. 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B. 新陈代谢 C. 质变 D. 飞跃正确答案:abcd173联系的多样性主要有( )。 A.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C.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D.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正确答案:abcd 17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 )。 A.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事物之间的相互统一 C. 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D. 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正确答案:ad 175唯物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对旧事物的“扬弃”正确答案:abcd 176下列属于辩证否定的有( )。 A. 我国必须全盘西化 B.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D. 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正确答案:bcd 177下列事例中属于前进中回复的有( )。 A. 被推翻的旧势力暂时复辟 B. 从原始公有制到共产主义公有制 C. 农民用旧麦种培育出新麦种 D. 生产—消费—生产正确答案:bcd 178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 A.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 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 抓住了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正确答案:ad 17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诊断说明了( )。 A.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为质变准备了条件 D.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正确答案:abc 18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 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没有质变,就没有新的量变 C.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D. 量变和质变之间能互相转化正确答案:abc181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外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正确答案:ab 182中国有句古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柑橘会变成一种又小又苦的枳了。这说明( )。 A.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 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答案:ac183 “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正确答案:abc184对于“既要改善人民生活、又要艰苦奋斗”,有这几种看法,何者正确( )。 A. 这是一个既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注意到精神的反作用的提法 B. 这是一种固守某种传统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僵化观点 C. 这是把两种事物调和起来的自相矛盾的提法 D. 这是一种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的观点正确答案:ad185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符合(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B. 矛盾及其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 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正确答案:bcd 186由于过量砍伐,使得我国某些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 A. 事物的量变超过了限度,就会引起质变 B. 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答案:acd 187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在于( )。 A. 量变是同一质态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B. 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表现为显著的变化 C. 量变是数量的增加;质变是场所的变更和事物结构的不同 D. 量变表现为统一、平衡、静止状态;质变表现为统一体的分解,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正确答案:abd 18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时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A. 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各个量的和 B.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C. 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 D. 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正确答案:bd 189关于现代兴起的系统论这一学科,正确的说法是( )。 A. 它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 B. 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总体目标的最优化方向发展 C. 它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 D. 它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正确答案:abcd 190矛盾的精髓原理指(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绝对相对关系 D. 普遍特殊关系正确答案:cd19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 A.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C. 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D.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正确答案:abc 192下列过程属于质变的有( )。 A. 水在温度1℃到99℃之间的变化 B. 水温升至100℃,出现沸腾和汽化 C.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D.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正确答案:bc 193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

  性作用的联系是( )。

  A. 直接联系 B. 内在的联系

  C. 本质的联系 D. 必然的联系

  正确答案:bcd

  194对立统一规律( )。

  A.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B.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C. 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D. 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c

  195形而上学的特点是( )。

  A. 联系地看问题 B. 孤立地看问题

  C. 发展地看问题 D. 静止地看问题

  正确答案:bc

  196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的矛盾。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 阶级之间 C. 国家之间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d

  197规律的特点有( )。

  A. 可创造性 B. 普遍性

  C. 重复性 D. 客观性

  正确答案:bcd

  198 (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A. 全面 B. 运动 C. 联系 D. 发展

  正确答案:cd

  199矛盾双方是( )的关系。

  A. 毫不相干 B. 对立 C. 统一 D. 从属

  正确答案:bc

  200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A.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B. 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D.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

  正确答案:ABCD

  20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全面

  B. 运动

  C. 联系

  D. 发展

  正确答案:cd

  202 “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 )。

  A. 唯物主义的说法 B. 唯心主义的说法

  C. 辩证法的说法 D. 形而上学的说法

  正确答案:ac

  203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 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 世界是由理念派生的

  正确答案:abc

  204辨证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

  A.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 辨证的否定就是抛弃

  C. 辩证的否定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

  D. 辨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正确答案:acd

  20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A. 否定是自我否定

  B. 否定与肯定的区别

  C.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 否定是“扬弃”

  正确答案:ad

  206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转化的观点有(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一切唯物主义

  C. 一切唯心主义

  D. 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

  正确答案:ad

  207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 )。

  A.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B. 事物运动变化的曲折过程

  C. 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D. 事物经过漫长的历程又旧地重游、江山依旧

  正确答案:ac

  20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 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正确答案:bcd

  20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

  A.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B.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正确答案:cd

  210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

  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正确答案:ac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11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正确答案:acd

  212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 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C. 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 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正确答案:acd

  21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正确答案:ABC

  214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联系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d

  215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A. 生产实践 B. 政治实践

  C. 思维实践 D. 科学实验

  正确答案:abd

  216感性认识的形式有( )。

  A. 经验 B. 感觉 C. 知觉 D. 表象

  正确答案:bcd

  21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 )。

  A. 推理 B. 概念 C. 判断 D. 理论

  正确答案:abc

  218真理的本性是( )。

  A. 主体对客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B. 绝对性 C. 相对性

  D. 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正确答案:ad

  219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

  A. 实践是确定的

  B.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C. 任何认识归根到底都要受实践的检验

  D. 实践标准是唯一的,至上的

  正确答案:abcd

  2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

  A. 真理的客观性 B. 真理的发展性

  C. 真理的完全性 D. 真理的固定性

  正确答案:ac

  马克思主义哲学

  221自由是指( )。

  A. 人类可以超越自然规律

  B. 人类可以超越自我

  C. 对必然的认识 D. 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正确答案:cd

  222思想路线的主体是( )。

  A. 集团 B. 政党 C. 个人 D. 领袖

  正确答案:ab

  22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 )。

  A. 没有区别

  B. 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

  C. 界限是相对的 D. 辩证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224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 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对事物抽象性、间接性的认识

  D. 对事物直接性的认识

  正确答案:ac

  225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有( )。

  A. 要占有十分丰富的材料

  B. 要有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C. 要经过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D. 要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正确答案:abc

  226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 )。

  A.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补充、丰富、修正和发展

  B. 理性认识重要,感性认识不重要

  C.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达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目的

  D. 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正确答案:ac

  227下列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而言真理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A. 二者互相联结、互相渗透

  B.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 绝对真理是无条件的,相对真理是有条件的

  D. 绝对真理是客观的,相对真理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AB

  228下列选项中,( )是正确的。

  A. 真理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B. 真理同谬误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C. 真理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

  D. 真理总是战胜谬误

  正确答案:ABC

  22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 )。

  A. 完成认识论根本要求的过程

  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C. 从必然到自由的无限发展过程

  D.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

  正确答案:abcd

  230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

  A. 实践是人的纯精神理性活动

  B. 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 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D. 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正确答案:bcd

  231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 )。

  A. 客观性 B. 对象性 C. 社会性

  D. 历史性

  正确答案:abcd

  232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

  A. 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 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C. 人的主观精神

  D. 作家创造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abcd

  233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正确答案:abcd

  234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

  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 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bcd

  235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

  系的有(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生动具体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正确答案:abcd 236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abcd 237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cd 238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A. 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正确答案:abcd 239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正确答案:abd 240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正确答案:cd马克思主义哲学 241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 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正确答案:cd 24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正确答案:abcd 243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bcd 244 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反映论 B. 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 都承认实践的地位 D. 都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正确答案:AB 245 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 A. 主动性 B. 目的性 C. 创造性 D. 抽象性正确答案:abc 246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间接性 B. 表面性 C. 具体性 D. 直接性正确答案:bcd 247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 B. 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 D. 运用正确的概括加工的方法正确答案:ac 24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正确答案:abcd 249 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A. 认识论 B. 社会历史观 C. 唯物论 D. 真理论正确答案:acd 250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251 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 ) A. 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就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就可以把规律创造出来 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 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正确答案:cd 252 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C. 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 D. 事物的自我扬弃正确答案:bd 253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 A. 把理性认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B.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计划、方案 C. 将理性认识束之高阁 D. 将理论、计算、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bd 254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 )。 A. 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 接受实践的检验 C. 起着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 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ABD 255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 A. 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C.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D. 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bd 256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客观事物认识的对象 B. 世界的可知性 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正确答案:cd 257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两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正确答案:BCD 258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abcd 259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 260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马克思主义哲学 261 社会存在包括( )。 A. 生产力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正确答案:bcd 262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思想 B. 法律思想 C. 哲学思想 D. 宗教思想正确答案:abcd 263 社会意识包括( )。 A. 个人意识 B. 群体意识 C. 社会心理 D. 社会意识形式正确答案:abcd 264 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 哲学 B. 科学 C. 道德 D. 宗教正确答案:abc 265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 国家政治制度 B. 立法司法制度 C. 政府机构 D. 军队正确答案:abcd 266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正确答案:abcd 267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ad 26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

  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正确答案:bd 269 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 A. 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B. 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 它决定生产关系 D. 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正确答案:ab 270 生产工具是( )。 A. 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B. 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 C. 凝结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D.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正确答案:abd马克思主义哲学 271 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 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 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正确答案:ab 272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A. 独资合资企业 B. 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 C. 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 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正确答案:bd 273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 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确答案:abcd 274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科学技术正确答案:abc 275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 A. 经济体制及其设施 B. 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C.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正确答案:bcd 276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 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 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 D. 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正确答案:abcd 277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以下的新的特点( )。 A. 社会主义生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的的非对抗性矛盾,可通过自身的调节得到解决 C. 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 D. 在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方面同生产力不相适应正确答案:AB 278 阶级斗争是( )。 A. 各阶级或势力间的斗争 B. 一切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C. 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正确答案:ac 279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有( )。 A. 奴隶主阶级专政 B. 地主阶级专政 C. 资产阶级专政 D. 无产阶级专政正确答案:abc 280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决定者正确答案:abc马克思主义哲学 281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因为( )。 A. 人民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社会变革开辟道路 B. 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C.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坚力量 D.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任何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会成功正确答案:ABCD 28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C.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正确答案:abcd 283 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 A.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 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 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正确答案:abc 28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A. 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是完全同步的 B. 它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C. 它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D. 它对于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答案:bcd 285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C. 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 D.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正确答案:abcd 286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 A.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 B. 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C. 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D. 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正确答案:abcd 287 社会基本矛盾( )。 A. 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 B. 决定着社会的进程、性质和面貌 C.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D. 是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内在根据正确答案:abcd 288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表明( )。 A.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C.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 D. 社会形态更替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正确答案:abcd 289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 A. 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B. 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C.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 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正确答案:abc 290 阶级( )。 A.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必将消亡 C. 是阶级社会的创造者 D. 实质上是一部分人能够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正确答案:acd 29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表现在:( )。 A. 是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B. 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 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正确答案:abc 29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命题表明( )。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规律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正确答案:ACD 29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 )。 A.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 B.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起影响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答案:ab 294 国家按其基本类型来说,可分为( )。 A. 剥削阶级国家 B. 无产阶级国家 C. 君主专制的国家 D. 民主共和制国家正确答案:ab 295 国家的基本特征是( )。 A. 国家是一种政治性的由特殊成员把持的常设的权力机关 B. 国家为了维持其特殊权力,就要征收赋税 C. 国家按地域而不再是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统治范围的 D. 国家是多民族联合的社会政治组织正确答案:abcd 296 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 A. 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 按地区划分居民 C.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 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正确答案:bd 297 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淌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河水灭火。这一事例说明( )。 A. 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 B. 黑猩猩的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 C. 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D.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正确答案:cd 298 科学与生产力系的有( )。 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生动具体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正确答案:abcd 236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abcd 237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 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B.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C.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cd 238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A. 人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 人的认识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正确答案:abcd 239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 A.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C. 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 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正确答案:abd 240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正确答案:cd马克思主义哲学 241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 )。 A. 真理中都包含错误成分,需要修正 B. 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 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D. 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正确答案:cd 24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B. 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 C.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 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正确答案:abcd 243 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A.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bcd 244 所有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反映论 B. 都肯定主体和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 都承认实践的地位 D. 都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正确答案:AB 245 主体在认识中对客体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 A. 主动性 B. 目的性 C. 创造性 D. 抽象性正确答案:abc 246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 A. 间接性 B. 表面性 C. 具体性 D. 直接性正确答案:bcd 247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确定实践的目的、对象 B. 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 C. 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力量 D. 运用正确的概括加工的方法正确答案:ac 24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 )。 A. 两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B.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两者是同一真理的双重属性 D.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正确答案:abcd 249 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A. 认识论 B. 社会历史观 C. 唯物论 D. 真理论正确答案:acd 250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 251 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 ) A. 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世界,就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就可以把规律创造出来 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 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正确答案:cd 252 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C. 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 D. 事物的自我扬弃正确答案:bd 253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 A. 把理性认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B. 把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计划、方案 C. 将理性认识束之高阁 D. 将理论、计算、方案等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正确答案:abd 254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 )。 A. 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 接受实践的检验 C. 起着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 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ABD 255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个论断体现了( )。 A. 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B. 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C.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D. 正确的理论对革命运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答案:bd 256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客观事物认识的对象 B. 世界的可知性 C.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正确答案:cd 257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两者割裂开来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 B. 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 经验论 D. 唯理论正确答案:BCD 258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答案:abcd 259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 260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正确答案:abd马克思主义哲学 261 社会存在包括( )。 A. 生产力 B. 地理环境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正确答案:bcd 262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 A. 政治思想 B. 法律思想 C. 哲学思想 D. 宗教思想正确答案:abcd 263 社会意识包括( )。 A. 个人意识 B. 群体意识 C. 社会心理 D. 社会意识形式正确答案:abcd 264 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 哲学 B. 科学 C. 道德 D. 宗教正确答案:abc 265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 A. 国家政治制度 B. 立法司法制度 C. 政府机构 D. 军队正确答案:abcd 266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 D. 到群众中去正确答案:abcd 267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 A. 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 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ad 26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

  华图教育

扫码关注宜宾华图教育公众号
长期更新招考消息

(编辑:四川泸州)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